注浆机作业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危险因素,为了把危险情况降低到最小限度,作为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知道如何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控制,做到防范于未然,关于预防控制方法、原则、措施,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论述一下。
1、预防控制方法
①制定注浆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
②制定注浆机使用过程中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
③制定程序文件、控制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
④对注浆机危险注浆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管理。
⑤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2、预防控制原则
①、一般原则
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底层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②、预防原则
注浆机使用过程中危险因素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3、预防控制措施
注浆机在使用过程中,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并按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